這家在全球量子計算競賽中,以其獨特的「全棧式」整合和創新的多晶片架構而聞名的公司,這份報告完美地詮釋了一家處於革命性技術商業化前夜的深度科技公司,所面臨的巨大機遇與殘酷現實。
公司正式宣布其業界領先的 36 量子比特多晶片量子計算機 (Cepheus™-1-36Q) 進入「通用可用」階段,並展示了驚人的性能提升(錯誤率減半,保真度達 99.5%)。更是對其核心的多晶片擴展路徑的一次強力驗證。
微薄的營收、持續擴大的運營虧損和巨額的淨虧損,清晰地描繪了一家仍處於深度「燒錢」階段、距離規模化盈利還非常遙遠的企業的真實圖景。
Rigetti 正在利用其近期成功募集到的巨額資金,進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豪賭,旨在用有限的現金跑道,去換取一個通往「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 和最終商業成功的未來。
財務的現實 - 解構一份典型的「研發型」公司損益表
在分析 Rigetti 的技術突破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客觀、冷靜地審視其財務狀況。這是一份典型的、尚未實現商業化的深度科技公司的財務報表,其特點是低收入、高支出和持續的虧損。
1. 微不足道的營收與持續的虧損
營收 (Revenue): 本季度僅為 $180 萬美元。這個數字本身幾乎沒有意義,它僅僅代表公司在現階段,通過向研究機構或政府提供量子計算雲服務 (QCS®) 所獲得的一些早期收入。
巨大的虧損:
運營虧損 (Operating Loss) 為 $1990 萬美元。
淨虧損 (Net Loss) 高達 $3970 萬美元。
虧損的構成:
經營性虧損: $1990 萬美元的運營虧損,是其真實的、經營層面的現金消耗速度的體現。這筆錢主要用於支付其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薪水、維持其先進的 Fab-1 晶片製造設施的運營,以及銷售和行政開支。
非現金的會計調整: 財報明確指出,淨虧損中包含了 $2280 萬美元的非現金損失,這主要來自於衍生權證和或有支付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這部分損失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無關,主要是由於股價變動等因素在會計準則下必須進行的帳面調整。
Rigetti 的核心問題非常清晰—其現金消耗速度極快,而產生收入的能力還極其有限。
2. 資產負債表的「生命線」- 現金為王
在虧損的陰影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一個數字,是其得以生存和繼續比賽的唯一關鍵。
現金儲備:$5.716 億美元
報告顯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可供出售的投資總額高達 $5.716 億美元。
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第二季度成功完成的 $3.5 億美元的 at-the-market (ATM) 股權融資。
這筆錢是其唯一的希望?
提供了清晰的「研發跑道」: 以每個季度約 $2000 萬美元的運營虧損速度計算,這筆巨額現金為 Rigetti 提供了長達數年的運營跑道。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優勢,它意味著公司可以在無需擔憂短期生存問題的情況下,全力以赴地執行其雄心勃勃的技術路線圖。
賦予了戰略靈活性: 公司明確表示,這筆資金除了用於運營和資本支出,還可能用於未來的戰略合作、收購或夥伴關係。這為其通過外延式增長,來加速其技術或商業化進程,提供了可能性。
技術的凱歌 - 多晶片架構的歷史性驗證
這份報告的真正價值,蘊藏在其宣布的、具有行業里程碑意義的技術突破中。
核心事件:36Q 多晶片量子計算機 Cepheus™-1-36Q 進入「通用可用」(General Availability)
意義: 這標誌著 Rigetti 不僅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原型,更是成功地將其部署到了自家的量子雲服務 (QCS®) 平台上,並即將登陸微軟的 Azure 雲平台。這是一次從「研發」到「產品化」的關鍵跨越。
技術的深度剖析 - 為何多晶片 (Multi-Chip) 如此重要?
解決「擴展性」的終極難題: 量子計算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在單一晶片上集成越來越多的量子比特,同時還要保持極高的質量。隨著量子比特數量的增加,晶片的尺寸會變大,良率會急劇下降,不同比特之間的串擾也會變得難以控制。
Rigetti 的「晶片組」(Chiplet) 方案: Rigetti 的解決方案,是效仿現代半導體行業的成功經驗,不再試圖製造一塊巨大而完美的單晶片,而是製造多個更小的、高質量的、標準化的「量子晶片組」,然後再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它們像樂高積木一樣拼接起來,形成一個更大、更強大的量子處理器。
本次財報的歷史性驗證: Cepheus-1-36Q 由四個 9-qubit 的晶片組構成。它的成功運行,首次在行業內大規模地驗證了多晶片擴展路徑的可行性。這證明了 Rigetti 的核心技術戰略是正確的,為其未來走向數百甚至數千量子比特的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性能的飛躍:
錯誤率降低一半,保真度達到 99.5%: 相較於上一代系統,其雙量子比特門的錯誤率降低了一半,保真度達到了 99.5%。在量子計算中,計算的「質量」(即保真度)遠比「數量」(量子比特數)更重要。這一性能的提升,意義甚至大於量子比特數的增加。
CEO 評論與未來展望 - 一場關於信念與執行的賽跑
CEO Subodh Kulkarni 的評論,清晰地闡明了公司的技術自信和未來路徑。
“我們相信,將晶片組數量增加四倍,並顯著降低錯誤率,是通往量子優勢和容錯能力的明確路徑。”
這句話清晰地闡明了 Rigetti 未來的兩大核心任務:
1) 繼續增加晶片組的數量(擴大規模);
2) 持續降低錯誤率(提升質量)。
“我們打算在年底前,以 100+ 量子比特的系統,繼續保持這一勢頭。”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可量化的短期承諾。市場將會把「年底前能否成功發布 100+ 量子比特的系統」,作為檢驗其管理層執行力和技術路線圖可信度的關鍵試金石。
“我們認為,超導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的主流模式...”
這是在向市場強調其技術路線的選擇自信。量子計算領域存在多種技術路徑(如 Rigetti 的超導、IONQ 的離子阱等)。CEO 在此強調超導路線的優勢(可擴展性、更快的門速度),旨在鞏固投資者對其技術選擇的信心。
結論
Rigetti 正在用今天籌集到的 $5.7 億美元,去購買一個通往未來量子霸權的入場券。這是一場充滿不確定性,但也充滿無限想像空間的豪賭。本季度技術上的巨大成功,無疑為這場豪賭,增添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勝利砝碼
巨大的潛在市場: 如果量子計算最終成功,它將顛覆從藥物發現、材料科學到金融建模的無數行業,這是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獨特的技術路徑: 投資 Rigetti,是在押注其基於超導量子比特的「多晶片」擴展方案,將成為最終贏得這場量子競賽的勝利路徑。
清晰的技術里程碑: 公司擁有一個清晰的、可追蹤的技術路線圖,本季度的成功,極大地增強了其路線圖的可信度。
充足的財務彈藥: 充裕的現金儲備,是其能夠將技術藍圖變為現實的基礎保障。
投資建議與風險:
這絕對不適合任何風險厭惡型或尋求穩定性的投資者。其結果很可能是二元的—要麼是巨大的成功,要麼是徹底的失敗。
核心風險點:
技術風險: 量子計算本身仍面臨著巨大的技術不確定性。
現金消耗風險: 公司能否在其現金耗盡之前,達到有意義的商業化里程碑?
競爭風險: 它不僅與 IONQ 等新創公司競爭,更與 Google、IBM 等擁有無限資源的科技巨頭競爭。
Link: https://investors.rigetti.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rigetti-computing-reports-second-quarter-2025-financial-results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之內容僅為本人就公司、產業趨勢及財務狀況,並基於特定日期所做的專業分析與個人觀察,僅供讀者閱覽參考,不構成任何招攬、誘使、買賣及投資建議或保證盈虧的承諾。